2025年:一场精心设计的能源棋局股票融资利息多少
2025年6月24日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轻描淡写地宣布:“中国现在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了。” 这看似为中伊贸易“开绿灯”的言论,实则瞬间引爆了全球能源市场,预示着一场由美国精心设计的能源棋局正式落子。其深层算计,远超表面平静。
中国:被绑上战车的“维稳工具”?
特朗普的“放行”并非善意,而是为了将中伊利益链条牢牢锁死。就在他发文前48小时,伊朗国会刚刚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提案。这条全球25%原油运输的咽喉要道一旦被封锁,油价将在数小时内暴涨40%。 美国国防情报局的秘密报告显示,以色列6月份的空袭仅仅延缓了伊朗核计划1-2个月,核心设施并未被摧毁。特朗普急于宣布“胜利”,实则是为这即将爆发的危机寻找一个“接盘侠”——中国。
特朗普特使维特科夫25日公开证实,美国已解除对伊朗油轮运输和金融结算的关键制裁,中伊石油通道被官方“合法化”。然而,此时的伊朗,因空袭导致石油出口能力暴跌20%,输油管道和港口设施满目疮痍。中国获得的,是一张充满巨大风险的“通行证”。
展开剩余75%美国真正的意图,是利用中伊贸易关系,迫使中国成为“维稳工具”。伊朗90%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,而中国占据其出口总量的10%以上。通过放大中伊贸易量,美国试图让中国成为伊朗财政命脉的实际掌控者。一旦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首当其冲受损的将是伊朗对华石油出口,从而迫使中国主动施压伊朗,使其克制行动。特朗普巧妙地利用中国,将伊朗拴住,自己却从火药桶旁抽身而退。
特朗普的三重算计:油价、选票与离间
特朗普的这盘棋,包含三重算计:
算计一:以中国压低通胀,巩固选情。 2025年,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,汽油价格成为民众最大的怨气。特朗普团队的内部报告显示,每增加100万桶伊朗原油进入市场,布伦特油价即可下跌3%,这将直接影响中期选举摇摆州的选票。中国“茶壶炼油厂”迅速反应,山东地炼企业24小时内追加200万桶伊朗原油订单,将布伦特油价从80美元打压至68美元。
算计二:瓦解中俄伊“铁三角”。 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放松带有明显的政治条件。维特科夫向CNBC明确表示,美国希望伊朗“重新考虑与中俄的军事合作”,尤其要求伊朗停止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技术。伊朗防长纳西尔扎德26日火速赶赴青岛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,寻求中国支持,却遭遇冷遇。伊朗摇摆不定的外交立场(既反美又寻求谈判)已经削弱了其与其他国家的信任基础。
算计三:清除中国的“影子舰队”。 此前,中国90%的伊朗原油通过香港、舟山等港口秘密运输,数百艘“幽灵油轮”规避美元结算。美国此次放行同时要求中国“合规化”交易,迫使中国炼油厂公开采购路径,将灰色贸易纳入美国监管网络。中石化等企业被迫重启美元信用证结算,人民币支付比例骤降至47%。
伊朗:掉入陷阱的“胜利者”?
伊朗表面上欢呼“胜利”,实则已陷入更危险的陷阱。里亚尔汇率崩盘至1:42000(1979年为1:70),全国清查出700名以色列间谍,甚至高级官员遇袭现场都发现了远程操控无人机的痕迹。经济重建急需中国资金,但中伊25年协议中的2000亿美元油田投资因战火停滞,德黑兰机场扩建工程的27亿美元资金也被冻结。伊朗与中国合作的摇摆不定暴露了其致命的弱点:一方面依赖中国资金,另一方面又防范中国的掌控,这使得合作举步维艰。 伊朗议会多次阻挠中企控股权,恰巴哈尔港铁路项目谈判长达7年才签署;虽然中国791列火车的出口订单创纪录,但伊朗在关键技术转让上反复刁难。
中国的应对:不接锅,不站队
面对美国精心设计的“捆绑陷阱”,中国选择以硬核策略应对。在外交层面,中国三次在联合国否决针对伊朗的单边制裁,并与俄罗斯、巴基斯坦等国推动停火决议,拒绝为美国的“维和责任”背书。 中国同时加速能源多元化布局: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输送量增加30%,哈萨克斯坦原油采购价暗降8%,伊朗原油占比被控制在10%的红线以内。 在基础设施合作方面,中国转向“去风险化”战略,暂停伊朗西部战区的电站项目,集中推进中部铁路网和光伏电站(例如恰巴哈尔港物流园)的建设,这些地区远离以色列空袭半径。德黑兰地铁1-5号线项目照常施工,所有设备采购采用人民币-卢布双币结算,彻底绕开美元体系。 中国也构建了金融防火墙:上海原油期货增加伊朗原油交割品类,吸纳中东资本对冲风险;金砖银行向伊朗重建提供专项贷款,但条件限定用于中企承建项目,既防止资金挪用,又控制合作的主导权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