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场上的胜负,远比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。最近,一个印度网友在YouTube发布的“2025世界空军排名”视频,以2500万的惊人播放量在网络上爆火杠杆炒股爆仓,却引发了全球网友的集体吐槽。视频中,美国空军以242.9分高居榜首,理由是F-35、F-22和B-2轰炸机的组合“天下无敌”;俄罗斯空天军以114.2分位列第二,尽管苏-57拥有实战经验,但乌克兰无人机摧毁的13架俄军轰炸机却严重拉低了其分数;而印度空军则以69.4分排名第三,其“王牌战机”阵风和苏-30MKI,以及“光辉”战机“从未被击落”的神奇战绩成为其排名靠前的理由。
然而,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,中国空军竟被排在了第四位,理由是“几十年没实战,数据都是纸面功夫”。这一荒谬的结论,漏洞百出。中国歼-20、歼-35等第五代战机早已形成战斗力,而印度所谓的“实战经验”更是经不起推敲。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中,巴基斯坦凭借中国提供的歼-10CE战机,以6:0的绝对优势击落了3架法国阵风战斗机、1架苏-30MKI和2架米格-29,印度飞行员甚至没有察觉到对手的雷达信号。法国达索公司CEO埃里克·特拉皮尔虽然公开否认巴基斯坦的说法,但社交媒体上曝光的BS-001号阵风战斗机残骸垂尾序列号与印度空军编号一致,以及CNN证实的至少一架阵风被击落的事实,都狠狠地打了达索公司一个耳光。印度引以为傲的“实战优势”,在铁证面前瞬间崩塌。
展开剩余73%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美国军事智库WDMMA同期发布的排名,更是将“双标”演绎到了极致。他们采用“真实价值评分”体系,将美国空中力量拆分成空军、海军航空兵、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四个部分,巧妙地占据了全球前四名。如此一来,美国空军一家独大,而中国空军则被排在了第七位,印度第六位。拥有仅1211架飞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兵,竟然能够力压中国整体空军,这种规则的双标程度令人咋舌。WDMMA的数据操纵同样令人质疑。他们宣称中国拥有3733架军机,印度拥有1716架,但这与权威机构Flight International和SIPRI的数据(中国超过5000架,印度约2200-3000架)相去甚远。讽刺的是,WDMMA同样以“实战经验”贬低中国,却对印度在印巴冲突中惨败的事实视而不见,这种赤裸裸的偏袒,其用心昭然若揭。
实际上,中国空军正以其强大的实力,有力地回击着这些荒谬的排名。歼-20战斗机量产十周年,年产量已达到100-120架,成为全球生产速度最快的双发重型战机,预计到2025年装备数量将突破400架。相比之下,俄罗斯苏-57近十年仅量产27架,而美国F-35由于多国分摊,美国空军每年仅接收40-48架。歼-20单机成本约1.1亿美元,仅为F-22的三分之一,却能实现超音速巡航和隐身突防,性价比远超对手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空军已经构建起完整的体系化作战能力。歼-10CE、歼-16、歼-20与空警-500预警机和PL-15远程导弹的完美配合,形成了一个无缝衔接的空中作战网络。在印巴冲突中,巴基斯坦正是依靠这一体系,实现了对印度“万国牌”装备的压制性打击。
反观印度空军,其装备体系混乱不堪,俄制、法制、美制装备信息不兼容,后勤补给屡屡断链,甚至连基本的协同作战都难以实现。印度空军70%的装备依赖进口,法国阵风、俄罗斯苏-30MKI、美国C-17运输机等混杂使用,维护和升级困难重重。虽然印度国产“光辉”战机号称“从未被击落”,但至今仍未大规模列装;而其所谓的六代机AMCA,更是仍停留在PPT阶段。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强大与印度的巨大差距,在歼-20的研发速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:歼-20从首飞到量产仅用了5年时间,远超F-22的14年和苏-57的15年。国产WS-10C发动机推力达130千牛以上,彻底摆脱了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,其锯齿型喷口设计还降低了红外信号特征。全产业链的自主能力,赋予了中国空军在战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,这是印度永远无法企及的。
最终,印度的排名不过是一场自娱自乐的闹剧,而美国智库的双标排名也无法掩盖中国空军日益崛起的现实。当歼-20以年产百架的速度重塑亚太空中力量平衡时,任何主观臆断的排名都显得苍白无力。真正的军事强国,从来不需要通过排名来证明自己,因为实力早已凌驾于一切之上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